地址:襄阳市人民广场奔泰阳光城
十楼1002室
邮箱:xfxidianxinli@163.com
电话:18986362581
传真:0710-3448881
上初一的她对母亲怒吼:“小孩的心事多着呢,你真正了解过吗?”
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21~2022)》显示,青少年抑郁障碍识别率为12%,社交焦虑障碍识别率为73.8%。小学升初中阶段,学生的重度抑郁检出率从3.3%跃升至8.2%,轻度抑郁检出率从9.8%跃升至16.5%,增长率均为小学四年级到高三之间的峰值。此后,初中生每年的抑郁检出率持续上升。而在初中升高中阶段,轻度抑郁的检出率达到了26.8%,是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三的峰值。
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日前公布的《关于青少年心理焦虑、抑郁的问卷调查报告》显示,在影响青少年焦虑(抑郁)的各种因素中,选择"升学压力"的学生占比为54.66%。
课业压力骤增让孩子们不适应
“小孩能有什么心事?”“小孩的心事多着呢!你真正了解过吗?!”这是上初一的女儿头一次对自己怒吼,来自安徽的李红(化名)被吓了一跳。李红那时才发现,女儿情绪不稳定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。回想升入初一的这几个月,女儿的话明显变少。几个月前,还在上小学的女儿活泼开朗,但近期总是皱着眉头,控制不住地流泪,并且“睡眠浅了,半夜起来的次数多了”。前段时间,老师曾打电话给李红说她女儿总是“在课堂上睡觉”。
李红带女儿到精神科就诊,女儿最终被确诊为抑郁症。李红认为,升学阶段的不适应是女儿发病的主要诱因。
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杨光富介绍,“不管是小升初还是初中升高中,课业压力骤增让许多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,厌学、睡眠不佳、焦虑……严
重者已经出现抑郁症状。升学阶段的青少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,在业界已经是一个共识”。
周圆(化名)的儿子今年13岁,刚上初中。周圆说,孩子升入初中后因为诸多不适应,出现肢体功能障碍,每日嗜睡、沉迷网络、情绪异常,最终不得不休学。周圆近日带着儿子从内蒙古鄂尔多斯来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(中国顶 级精神专科医院),想挂一位著 名专家的号。
周圆说他已接受了孩子"无法走学习高考这条路"的事实,目前的愿望就是控制住孩子的病情。“只要我的孩子能正常长大,有一份能照顾自己的工作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剩下的我已不再奢望。”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何凡表示,孩子抑郁的高发期与青春期有重叠,而开学压力和升学压力都是诱因之一。“每年寒暑假开学后,科室里来就诊的孩子就会增加。”
中国麻 醉药品协会精神卫生分会发布的《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》蓝皮书显示,中国青少年抑郁症的检出率比四年前几乎翻了一倍。
“每名初中生都像一台精 密的仪器”
在北京某中学教师梁璐(化名)眼中,越来越多本该青春洋溢、活蹦乱跳的初一学生变得毫无朝气,“感觉他们一天叹的气比我都多”。
北京郊区某中学班主任黄伟(化名)说,“从小学到初中只隔了一个暑假,
他们却已经从‘快乐学习’一下闯入了‘应试教育’”。在黄伟所在的寄宿学校,学生们通常早上6点起床跑早操;7点10分左右吃完早饭开始早自习;8点上一节课;中午12点20分放学;之后学生们陆续去吃午饭,等回宿舍午休时已是下午1点;休息不到1小时,下午2点前开始上课;晚上6点20分开始晚自习,共3节,一直到晚上9点10分放学;等到学生们回到宿舍,还要在“学校的倡导下”继续学习,直到熄灯。
按照时间表,一名13岁左右的初一学生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都在进行高强度的学习生活。“感觉每名初中生都像一台精 密的仪器,昼夜不停地运转。有时候连老师都熬不住了。”黄伟说。
梁璐认为,海 量的考试对于升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压力。虽然这些考试不让排名,但“每周看一次分数的压力”还是压垮了很多学生。
北京的初一学生家长林雪(化名)认为,“整个社会的焦虑转化成了对学历的崇拜,这种压力传递到了中高考指挥棒上,中高考的指挥棒又将压力传到了学校,最后传到了学生和家长身上”。
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刘俊升指出,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更不容易被发现。青少年出现抑郁时,往往伴随着食欲不振,在应该生长的年纪,体重长时间没有变化。而当青少年出现易怒、焦虑等情况时,往往会被家长视为青春期叛逆,这也会错失医疗干预的时间。